臨床光子計數能譜CT——原理、挑戰、現狀及展望

發布者:曹玲玲發布時間:2024-07-01浏覽次數:10

報告時間:2024年7月3日(周三)下午3:30

報告地點: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九龍湖校區計算機樓513室

報告人:賴曉春 博士 上海科技大學

報告人簡介:

賴曉春博士擔任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常任軌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導,是光子探測與成像實驗室 (Photonic Sensing and Imaging Lab) 的負責人。他同時兼任聯影CT事業部卓越探測器中心(DCOE)的光子計數能譜CT項目首席科學家。賴曉春博士緻力于開發各類新型醫學影像半導體光子探測器及讀出芯片,并将其應用于各類生物醫學成像系統中。

賴曉春博士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and Champaign) 取得博士學位,後獲得 Gordon Research Fellowship,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進行博士後研究。2021年回國前,賴博士在佳能美國醫學研究院(Canon Medical Research USA)擔任資深探測器科學家 (senior detector scientist)。

報告摘要:

CT是臨床醫學中最常見的影像工具之一,而光子計數能譜CT則被視為自CT技術在過去50年中的一次重大技術進步。本報告首先介紹CT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自其發明至今的技術演化。報告進一步指出了基于傳統能量積分探測器的CT系統存在的局限,同時着重強調了基于光子計數探測器的CT技術的優勢。此外,我們探讨了光子計數能譜CT在疾病診斷、早期篩查等臨床應用方面所展現的巨大潛力。同時,報告詳細梳理了光子計數能譜CT技術的研發曆程,并分析了其面臨的技術難題與挑戰,諸如探測器非穩态問題、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的研發,以及能譜數據處理與系統集成的複雜性。最後,介紹了我們團隊在應對這些技術難點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 聯系方式
  • 通信地址:南京市江甯區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路2号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九龍湖校區計算機學院
  • 郵政編碼:211189
  • ​辦公地點: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九龍湖校區計算機樓
  • 學院微信公衆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