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簡介:
區塊鍊技術由于其去中心化以及良好的防抵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點,在非信任的互聯網環境下具有廣泛的應用需求,如虛拟貨币、電子交易、數字産權、征信公證等。區塊鍊技術最初應用于隻包含簡單處理邏輯的比特币交易,對于海量數據管理和高并發事務處理,在性能和可伸縮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而影響了區跨鍊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推廣範圍。為實現區跨鍊分布式處理的高性能和高伸縮性,仍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本報告按照分布式處理系統的體系結構,介紹了現有區塊鍊系統(如比特币系統和以太坊系統)中的分布式處理關鍵技術,包括:系統結構、數據存儲、安全保密、P2P網絡通信、共識與執行機制、容錯機制、智能合約等,對現有區塊鍊系統中存在的基礎性問題和挑戰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支持高性能、高伸縮性區塊鍊系統的分布式處理技術研究方向。
報告人簡介:
于戈,東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1986年先後獲得東北大學計算機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日本九州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據庫理論與技術、分布與并行式系統、雲計算與大數據管理等。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辦公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數據庫專委會委員,以及系統軟件專委會委員,美國ACM會員、IEEE會員,《IEEE TKDE》、《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等期刊編委。曾擔任第五屆、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組成員,以及VLDB, ICDE, CIKM, DASFAA等多屆重要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分布式數據庫系統”等專著和教材6部,譯著4部。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省級科學技術獎8項。獲得“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和“中國高校青年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