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

 
   



2017年學術報告


--- 2017年學術報告
---
<strong>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實際應用案例及未來的發展</strong>

時間:2017年1月11日上午10:00 地點:九龍湖校區計算機樓313

報告簡介:

   人體是由幾百萬億個細胞組成的智能體系。人類有組織的智能與微生物的集群智能如何與智能機器人合作是未來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 未來的人工智能團隊,将由有四個部分組成:包括真人團隊、有學習能力的合作機器人團隊、智能網絡爬蟲團隊和智能菌群團隊。現在的人工智能隻能做到第一和第二部分,網絡爬蟲已經盛行20多年,由以往的獨立信息收集到今天的信息收集與自動學習。至于智能菌群團隊還比較遙遠,當前生物界、生物工程和醫藥工程隻是用了一點人工智能的算法來做菌群篩選。未來的人工智能系統是這四個部分的集成效應。 作者利用自己團隊開發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算法和軟件, 通過過去30年在MlT,Intel, IBM, Pfizer , 國防,生物工程,與農業進行應用和分析,展示了Al和機器學習的一些實用案例和挑戰。

報告人簡介:

  周楚新博士,美國量子智能公司 (前董事長2001-2009)、MIT矽谷科技委員會主席(2005-2016)、南京綠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長(2010-)。 周楚新博士在材料科學、計算機人工智能, 生物工程交叉領域有重大發明。曾服務于美國生化反恐部門和海軍達十年。是計算機輔助菌株篩選(CASCADE)的主要發明人。2001年,他創辦高端軟件“量子智能系統(QI)”成功用于美國海軍,2009年QI公司也被美國海軍高價收購,QI被評為加州“2009年度矽谷軟件類最佳創新公司”。CASCADE技術也成功地用到陸軍傳染病醫院,生化反恐,輝瑞等藥物公司,世界農業博覽會,國際農業中心。近一年多獲得三個大數據與機器學習領域三個美國專利。 。2013年成為歐陽平凱院士領銜的國家2011工程“先進生物制造協同創新中心”核心成員。回國後,他利用QI 和CASCADE 開發了農業大數據和生物大數據系統, 成功開發出一系列産品。 1991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博士後,周博士曾在國際十強企業Intel、IBM任核心技術職務,1995年利用人工智能為Intel解決“奔騰”最大技術難題,将Intel旗艦芯片産品成功率提高十倍。 實現大規模生産,獲兩項Intel技術和産業化獎;1999年被聘任IBM北美技術市場經理,為IBM推出三款核心機器學習智能軟件,獲兩部IBM科技著作獎。 2001年後,擔任國防部DARPA代号為“生物佐料(BioSpice)”首席科學家和海軍QI項目。目前QI和CASCADE的内核成功用到美國國防部,能源部,農業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生物雲計算/大數據系統, 輝瑞等公司的藥物數據與智能數據挖掘系統。 基于其突出的研究成果與創新,曾獲裡根總統獎章、2次國防部嘉獎和多次美國國會科技、商務獎。并獲得“國防通訊與電子學會”終身會士榮譽。 周博士2005年起擔任MIT矽谷科技委員會主席,發起并推動綠色技術公開賽(CCTO),到2015年底,CCTO共孵化1000多家高科技産業。
   

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