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簡介:
2000年,科學家蔡甯、李碩彥、楊偉豪和Ahlswede一起,提出了網絡編碼(Network Coding),其核心思想是允許網絡中間結點對收到的數據包進行處理(即,編碼)。網絡編碼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學術界、工業界廣泛的關注。相關研究已經證明,通過網絡編碼技術,将有助于構建更快捷、更安全的因特網。
本報告将首先介紹網絡編碼的優勢和研究現狀。其次,分析網絡編碼在信息安全領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别從三個方面,即,機密性,隐私性和完整性,跟大家交流分享在安全網絡編碼方面自己近年來的一些新思路和研究進展。最後,介紹網絡編碼在下一代網絡(如:内容中心網絡 Content-Centric Network,5G接入網 5G Access Network和大數據存儲Big Data Storage)中的一些潛在的優勢及初步開展的研究工作,歡迎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探讨。
報告人簡介:
王進,1985年生,博士,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網絡與數據通信專委會委員, 中國計算機學會互聯網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普适計算專委會委員,江蘇省計算機學會網絡與分布式計算專委會委員, CCF YOCSEF蘇州 學術委員。分别于2011年6月和11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獲博士學位。曾獲得第四屆安徽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香港城市大學傑出博士論文獎 (Outstand Research Thesis Award)等科研獎項。2011年8月入職蘇州大學,2013年8月破格晉升副教授。2011年至2015年受邀擔任香港城市大學 Research Associate和Research Fellow。
主要從事網絡編碼、下一代網絡、網絡安全、高效算法設計等相關工作,特别是網絡編碼相關研究工作。已在國際知名學術會議、期刊(如:IEEE TPDS, IEEE TVT,IEEE TMM, IEEE INFOCOM, IEEE ICDCS, IEEE ICC, IFIP Networking)上發表/錄用學術論文近40篇,包括第一作者在CCF A類學術期刊/會議 IEEE INFOCOM、IEEE Trans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近三年來,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和特别資助項目各一項,主持蘇州市科技項目一項。擔任多個知名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和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