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名詞解釋 | 西柏坡精神

發布者:趙永美發布時間:2021-05-27浏覽次數:1962

西柏坡時期,黨所面臨的革命形勢是即将最後奪取全國政權以建立新中國,黨的工作重心将由農村向城市轉移;黨的主要任務是由革命戰争向和平建設轉變;黨所面臨的全新課題是由革命黨和局部執政向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轉變。正是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曆史轉折時期,我們黨形成了西柏坡精神


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精神;
敢于鬥争、敢于勝利的精神;
依靠群衆、團結統一的精神。


西柏坡紀念碑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攝)


01


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精神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指出“兩個務必”,奪取全國勝利後“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這既是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曆史經驗教訓後對全黨的告誡,又是由黨所領導的革命即将在全國取得勝利、黨即将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的曆史課題所決定的。“兩個務必”不僅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對黨的思想作風建設的基本要求,更是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深刻揭示,從而成為西柏坡精神最為重要的内涵。


02


敢于鬥争、敢于勝利的精神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指出,黨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學會在城市中向帝國主義者、國民黨、資産階級作政治鬥争、經濟鬥争和文化鬥争,并向帝國主義者作外交鬥争。他号召全黨要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化,學會一切不懂的東西,并激勵全黨克服困難,為建設自己的美好國家而付出艱辛與努力。這種敢于鬥争、敢于勝利的精神,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


03


依靠群衆、團結統一的精神


西柏坡時期當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這是黨與人民群衆聯系最緊密的時期之一。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明确指出,中國共産黨必須認真地團結全體工人階級、全體農民階級和廣大的革命知識分子,同時“團結盡可能多的能夠同我們合作的城市小資産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的代表人物”;中國共産黨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須在全黨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堅持依靠群衆、堅持團結統一的精神。這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群衆擁護和支持的重要原因。

西柏坡紀念館前五大書記銅像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西柏坡鎮北莊村全體黨員回信中指出:“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中國共産黨百年史是一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共同奮鬥的曆史,西柏坡的幹部群衆對此體會更深。”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站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新征程的起點,我們黨的“趕考”仍在繼續。

(出自 東南教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