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曆史之長,踏未來之征”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黨日活動
前言
高校是新知識、高科技的前沿陣地,是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在高校中培養研究生黨員或無産階級先進分子,這對保證我們黨的先進性和與時俱進是非常必要的。而研究生黨支部在此過程中擔任着連接先進知識分子和黨的重任。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研究生網絡一、網絡二、聯合一支部深刻認識到自我的責任和義務,成立以來,力求與時俱進,以發展的眼光開展有關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建設活動。
2016年是特别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紅軍長征的那個年代,中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境地,社會危機四伏,日寇野蠻侵略,國民黨反動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顧,向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大規模“圍剿”,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進行了偉大的長征。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實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中國共産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鬥争的新的偉大進軍。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說到:“長征這一人類曆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國共産黨人和紅軍将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作為一名青年學子,我們應該不斷學習長征精神,堅持獨立自主、不怕艱難險阻、嚴守紀律,将長征精神經過融合創新融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之中;作為一名中國共産黨人,我們應該更加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豐富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目前,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網絡一支部共有成員30人,其中正式黨員25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其支部現任支部書記周曉,支部宣傳委員殷悅迪,支部組織委員張曉剛。網絡二支部共有成員16人,其中正式黨員16人,預備黨員0人,入黨積極分子0人。其支部現任支部書記羅骞,支部副書記周國興,支部宣傳委員夏薇,支部組織委員胡仁健。聯合一支部共有成員36人,其中正式黨員32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其支部現任支部書記吳璇,支部副書記徐長棟,支部宣傳委員楊梅梅,支部組織委員劉木沐。
圖 1 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網絡一、網絡二、聯合一支部合影
我們各黨支部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秉承優良傳統,以“立大志,做大事”作為黨支部成員的人生奮鬥目标,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了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學術科技建設、創新思維建設,積極組織同學開展積極向上的思想理論學習和具有實際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做好聯系黨支部與同學的紐帶作用、帶頭作用,在促進廣大研究生的健康成長和推進黨組織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憶起長征,許多人的腦海中多會浮現出雪山、草地、堅韌、奇迹這些詞語,長征正是一座豐碑,屹立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奮發圖強的精神支柱。何為長征精神?或許就是在面對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激流、烏江天險、彎彎赤水、大渡激流時的無所畏懼,或許就是在敵軍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短缺等重重困難時的堅強不屈。在80年後的今天,我們生活富足,社會和平安定,更加不能忘記革命先烈所做出的努力,為了讓支部成員回首長征銘記曆史,在2017年3月30日,在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會議室,我們舉辦了一場長征主題茶話會。
圖 2 長征主題茶話會現場
在本次茶話會上,首先由來自聯合一支部的蘇凱同學和邢超同學分别講述長征過程中的經典戰役“強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兩位同學查閱了豐富的資料,從學術論文到紀實影片各個方面為大家講述了“強渡大渡河”的“強”在哪裡,“巧渡金沙江”又“巧”在哪裡,讓支部成員對這兩場戰役有了重新的認識。
圖 3 支部成員講述“強渡大渡河”
圖 4 支部成員講述“巧奪金沙江”
茶話會的第二個環節是觀影,電影《勇士》以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為背景,講述了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突破天險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飛奪泸定橋的故事。真實的戰争曆史用電影的藝術手法還原,不僅有火光四射的戰争場面,更有人性的宣洩和情感的力量。這部電影層層遞進,将我們的思緒也帶入那段曆史中,仿佛是戰争的親曆者一般,最後飛奪泸定橋成功的一刻,許多成員不禁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圖 5 觀看電影《勇士》
講述長征故事、觀看長征電影之後,支部成員都感觸頗多,紛紛寫下自己的長征寄語,字句之間充滿熱血與真實,紙筆之上流露出什麼是“英雄史詩,不朽豐碑”。
圖 6 長征寄語
曆史的長河裡流淌着的不僅有革命者的鮮血與榮光,更有着不屈服于宿命的頑強與堅韌。80年後的今天,在南京這座彌漫曆史氣韻的城市裡,慶幸的是我們還能窺見曆史的一角,還有很多地方能緬懷先烈事迹,追尋革命精神。2017年3月17日,三個支部的黨員來到雨花台烈士陵園。
圖 7 支部成員于雨花台合影
首先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紀念館古樸典雅,簡潔莊重,館内陳列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史料,他們當中,有黨的早期領導人鄧中夏、恽代英、羅登賢,有劉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澤東介紹入黨的毛福軒、曾任新四軍秘書長的朱克靖、八路軍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劉亞生等。通過講解員的講解,這些革命烈士不隻是陳列的一張照片一段文字一份遺物,而是一段真真切切的曆史。
圖 8 參觀雨花台紀念館
随後,支部成員來到烈士紀念碑前,烈士紀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0米的制高點上,位于占地面積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廣場上,紀念碑高42.3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額似紅旗如火炬。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以“甯死不屈”為主題的革命烈士青銅塑像,雄渾莊嚴,不禁讓人心生敬意。
支部成員在紀念碑前靜靜站立,進行默哀,向英勇的革命先輩們緻以崇高的敬意,祭奠他們的英姿,寄托我們的哀思。然後,我們在碑前舉行對着紀念碑,舉起右手,莊嚴宣誓:“我将永遠銘記長征精神,不怕磨難,自強不息,我将以民族氣節映照心靈,以我忠誠之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終身,為人類的和平和前程而努力。”最後,支部成員懷着赤誠之心,用一束白菊紀念所有為革命付出的鮮血和生命,感恩先烈的不屈和犧牲,銘記曆史,不忘初心,方能無畏向前,譜寫中華民族新的壯美篇章。
圖 9 為烈士默哀獻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中很多的革命領導者都是詩人,在那個行雲逐浪的年代,每一句詩詞背後都是一個個鮮血淋漓的故事。用悲壯和豪情來形容長征再合适不過了,為進一步體會曆史,感悟革命先烈心中的山河豪情,三個支部的黨員一起舉行了以長征為主題的朗誦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銘記曆史,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團結互助的長征精神,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載夢遠航的磅礴動力,為實現中國夢注入正能量。廣大同學也紛紛表示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發揚長征精神,勤奮學習,堅定信念,在社會實踐中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次朗誦活動主要以詩歌和小故事為載體,支部黨員們用飽滿的情感訴說着一個個紅軍戰士不畏犧牲、英勇頑強的英雄事迹,無論是铿锵有力的詩詞或者觸動人心的小故事,《長征》、《紅色史詩》、《光的贊歌》、《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80年之後這些穿越曆史的文字,夾雜兩萬五千裡的漫漫征程,被我們小心翼翼的朗讀出來,聲音卻是那麼的震撼。
圖 10 “曆史的朗誦者”現場照
首先,在充滿激情的音樂聲中,網絡二支部的兩位同志為我們朗誦了《紅色史詩》節選,一首詩即一幅畫,在他們充滿激情的朗誦中,我們仿佛穿越曆史,親曆那些觸及靈魂的場景。
圖 11《紅色史詩》朗誦
然後聯合一支部黨員用《光的贊歌》譜下一首于黑夜中前行的贊禮。“每個人的一生,不論聰明還是愚蠢,不論幸福還是不幸,隻要他離開母體,就睜着眼睛追求光明……”這段富有哲理卻又不失詩意的話讓所有聽衆都陷入沉思。
圖 12 《光的贊歌》朗誦
長征詩詞中總是有一種頑強不屈以及大氣滂沱,而長征中最令人感動的則源于一個個打動人心的小故事。在兩萬五千裡的行程中,很多平凡的戰士看似做着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這小小的舉動足以感動後繼的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本次朗誦活動中,網絡一支部的黨員們分享了自己了解的長征途中的感動故事,《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半碗青稞面》等等,透過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們聽到的是不朽的贊歌,看到的是曆史的豐碑。
圖 13 朗讀長征小故事
長征中的風霜雪雨随着時光往複輪轉,漸漸甯靜如海。如今,我們雖然不能親曆革命先烈們所走過的那段艱險,但那份堅韌與不屈的長征精神仍然在傳承。為進一步體會和感悟長征,為豐富支部内黨員們的業餘生活,2017年3月26日,在九龍湖校園裡,我們舉辦了一場以長征為主題的趣味定向越野。
本次趣味定向越野以比賽形式進行,為提高活動參與度,設一二三等獎,越野路線分布在學校西南到西北一側,全程5公裡。比賽以小組形式進行,每兩人一組,需按照地圖找到四個隐秘任務點并完成相關任務從而收集印章,最後按照用時長短進行排名。
圖 14 定向越野任務圖
26号早上9點伴着和煦的陽光,三個支部的黨員們齊聚橘園操場領取參賽袖标以及任務地圖,并參與一系列的熱身遊戲,在熱身遊戲中,所有參賽黨員被分為三大組,遊戲獲勝的組獲得3分鐘的優先出發權,在遊戲中大家積極配合,熱情洋溢。
圖 15 定向越野熱身活動
正如長征中充滿艱難險阻,本次定向越野也設有重重障礙。第一個任務點名為“巧渡金沙江”,設在計算機樓317會議室。參賽者們需要根據任務地圖上的二進制編碼以及地圖标記結合專業知識進行解碼方可準确找到任務點。此任務點為長征版你畫我猜,小組中一人根據提示中的“草地”、“雪山”、“糠咽菜”等詞,用畫筆描繪出該詞,另一人成功猜出答出的即可通關。
圖 16 “巧渡金沙江”任務點圖
第二個任務點名為“遵義會議”,位于圖書館門口的月牙灣,在本關卡中黨員們需根據任務提示,抽取一張長征中的經典照片,并穿上軍裝還原其情景并拍照留念。時隔80年,當我們穿上軍裝看着照片上那些堅毅而讓人感動的畫面時,依然為之動容。
圖 17 “遵義會議”任務點
第三個任務點名叫“四渡赤水”,位于學校西北角的九龍湖畔。該任務點利用湖邊的木橋,七個木橋棧頭均貼有一張任務提示,參賽黨員中二人需要記錄下任務提示上的長征戰役名稱,并對其按發生的時間排序之後方可通關。為增加關卡難度,我們在每個任務提示上不僅标有戰役名稱的大字,更以小字注有計算機專業知識題,有意思的事情是大家非但沒有繞開這些即費時又與關卡任務無關的難題,反而強迫自己去解答它們,從而浪費了大量時間。
圖 18 “四渡赤水”任務點圖
第四個任務點名為“激戰臘子口”,位于南京校友林後面的小路上。此關卡需要小組兩位成員完成“兩人三足”的百米綁腿跑,該任務不僅考驗着兩位隊員之間的默契,也為讓大家進一步體會長征中肩并肩的戰友情。
圖 19 “激戰臘子口”任務點圖
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默契配合與共同努力,全程奔跑5公裡之後,參賽黨員先後到達本次越野比賽的終點:橘園操場,并紛紛合影留念。在這段越野的路程中,黨員們體會到了挑戰自我,克服重重困難,堅韌前行的精神,在揮灑汗水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突破自我之後源于成功的喜悅。
圖 20 運動軌迹截圖
圖 21 定向越野活動合影
長征途中,紅軍曆經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泸定橋,鏖戰獨樹鎮,勇克包座,轉戰烏蒙山,擊退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裡。今天,我們以趣味定向越野的形式來回顧長征,其中的艱難險阻雖不及曆史的萬分之一,但支部黨員們紛紛感悟堅韌與堅持的長征精神,銘記曆史方能不忘初心。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隻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确立。長征途中,紅軍面臨着兇惡殘暴的追兵阻敵,面臨着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還面臨着同黨内錯誤思想的激烈鬥争。經過長征,黨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确理論。
80年後我們身處無數革命者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中,骨子裡仍應具有長征中的那股勇往直前不怕艱險的精神。作業一名985高校的研究生,作業計算機專業的工科生,我們應該将這份勇往直前,堅韌與堅持并存的長征精神踐行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
為弘揚和傳承長征精神,加強支部黨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在三個黨支部中我們開展了以“代碼上的長征”為主題的長期活動。本活動要求支部黨員能将堅韌與堅持的精神應用在學習上,每月初支部黨員為自己制定短期學習目标,每天堅持刷一道算法題或者做一道編程題,并結合支部微信群及QQ群實施“刷題打卡”制度,從而相互鼓勵相互監督,通過日積月累下來能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編程能力上實現自我突破,完成屬于我們的代碼上的長征。
圖 222016年12月—2017年5月timus算法網刷題截圖
上圖為支部一位黨員近半年時間在timus算法網上刷題情況,每一道題,每一份堅持都代表着成長,通過這半年的積累,三個支部的黨員們紛紛感受到自身編程能力的提高。
在bet356手机版唯一官网黨委的領導下,這一年中,網絡一、網絡二、聯合一支部做到組織有序,活動豐富并取得了累累碩果。三個黨支部聯合舉辦的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黨日活動涉及廣泛,影響深遠。此次活動不僅帶動了支部内部的各個黨員積極學習長征精神、踐行長征精神,同時還受到了院内非黨員同學的積極響應。
此次系列活動主題鮮明,目的鮮明,旨在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支部黨員了解長征、走進長征、回憶長征、紀念長征、繼承發揚長征精神,懂得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要學會珍惜,更重要的是要用長征精神指引我們的學習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此次系列活動内容表現富有形式,活動融時代性、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同時還将加入了專業特點,将計算機專業特有的思維邏輯融入了活動的設計環節,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
長征永遠在路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學校黨委,學院黨總支的帶領下,我們堅信我們會繼續保持理想信念的堅定、思想理論的堅定,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